熊胆粉专题 I 熊胆粉的千年药用史:从唐代《药性论》说起_中医药_应用_治疗

九州app软件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九州app软件 > 新闻动态 > 熊胆粉专题 I 熊胆粉的千年药用史:从唐代《药性论》说起_中医药_应用_治疗
熊胆粉专题 I 熊胆粉的千年药用史:从唐代《药性论》说起_中医药_应用_治疗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49

在中医药宝库中,熊胆粉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占据重要地位。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,它的应用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。许多人不禁好奇:熊胆粉最早在哪个朝代的文献中被记载?这一问题的答案,不仅串联起中医药发展的脉络,更折射出人类对自然药用资源的认知历程。

熊胆粉在中医药中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占据重要地位

一、唐代《药性论》:熊胆粉的最早文字记载

熊胆粉的药用记载,最早见于唐代医学家甄权所著的《药性论》(约成书于 652 年)。这部被誉为 "唐代药物学百科全书" 的典籍中,明确记载了熊胆的性味、功效及用法:"熊胆,味苦,寒,无毒。主小儿五疳,杀虫,治恶疮。" 这是目前已知关于熊胆粉药用价值的最早文字记录,标志着中医药对熊胆药用属性的系统认知开端。

甄权是初唐时期著名医学家,其著作《药性论》收录药物 800 余种,以性味归经理论为基础,详细阐述药物功效。熊胆在此书中被归入 "清热杀虫" 类,主要用于治疗儿童疳积、疮疡等病症,体现了唐代医学对肝胆经疾病的早期关注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药性论》中记载的熊胆用法以 "入丸散" 为主,与现代临床常用的冲服、入药方式一脉相承,显示出用药方法的历史延续性。

展开剩余76%

甄权是初唐时期著名医学家,其著作《药性论》收录药物 800 余种

二、历代典籍对熊胆粉的应用拓展

自唐代以来,熊胆粉的药用价值在历代中医药典籍中不断被深化。宋代《开宝本草》首次记载熊胆 "主骨蒸劳热,肝热心躁",将其应用领域从儿科、外科扩展至热病治疗;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更是集大成者,系统总结熊胆 "明目,去翳,止痛,杀虫" 的功效,明确其归肝胆心经,主治 "黄疸、喉痹、鼻衄、痔疮" 等 20 余种病症。书中还记载了熊胆与其他中药配伍的经典方剂,如治疗目赤肿痛的 "熊胆丸",至今仍在眼科临床中应用。

清代《本草备要》进一步强调熊胆 "凉心泻肝,镇肝熄风" 的功效,尤其在治疗小儿惊风、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中被广泛应用。这些记载不仅丰富了熊胆粉的药用范畴,更构建了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定位 —— 清肝泻火、清热解毒的要药。从唐代的杀虫疗疳到明清时期的多系统应用,熊胆粉的功效认知始终与中医 "辨证施治" 理论同步发展,成为历代医家治疗热症、血症的重要药材。

熊胆粉的药用价值在历代中医药典籍中不断被深化

三、从野生捕猎到科学利用:熊胆粉的现代转型

古代熊胆粉的获取依赖野生熊捕猎,导致亚洲黑熊种群一度濒临危机。20 世纪 90 年代,我国成功研发 "无管引流" 技术,实现熊胆粉的人工养殖采集,这一技术被《中国药典》收录,成为熊胆粉可持续利用的里程碑。现代科学研究表明,熊胆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熊去氧胆酸(UDCA)、牛磺熊去氧胆酸(TUDCA)等,具有利胆溶石、抗炎保肝、调节免疫等作用,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肝胆疾病中显示出明确疗效(相关临床研究显示,患者 ALT 和 AST 水平平均降低 35%-40%)。

2020 年版《中国药典》正式收载 "人工熊胆粉",其化学成分、药效作用与天然熊胆粉基本一致,标志着我国在熊胆资源保护与药用开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。目前,熊胆粉已被制成胶囊、滴眼剂、软膏等多种剂型,广泛应用于临床,其核心成分 UDCA 更成为全球治疗肝胆疾病的重要药物原料。

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更是集大成者,记载熊胆粉20多种功效

四、传承与创新:在争议中寻求平衡

尽管熊胆粉的药用历史悠久,但其获取方式始终面临伦理争议。国际自然保护联盟(IUCN)将亚洲黑熊列为易危物种,我国则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严格规范养殖准入与产品流通。近年来,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,人工合成熊去氧胆酸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未来有望彻底解决资源与伦理的矛盾。

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,熊胆粉的应用始终遵循 "继承不泥古,创新不离宗" 的原则。一方面,通过现代药理研究验证《药性论》等典籍记载的清热、利胆等核心功效,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;另一方面,积极开发替代品与合成技术,推动熊胆粉产业向绿色、可持续方向发展。这种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,正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生动实践。

熊胆粉的应用史是一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史

结语

从唐代《药性论》的寥寥数笔,到现代医学的系统研究,熊胆粉的应用史是一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史。它见证了中医药对天然药物的认知深化,也经历了从野生依赖到科学利用的转型阵痛。如今,当我们追溯熊胆粉的起源,不仅是对历史文献的考据,更是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思考 —— 如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,挖掘传统药材的现代价值,这或许是熊胆粉留给当代的重要课题。

科学使用熊胆粉,既要尊重千年临床经验,更需遵循现代医学规范。在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这一传统药材,既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,也是对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双重致敬。

发布于:湖北省

Powered by 九州app软件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